感恩遇见。今天我要为你推荐本书叫《不原谅也没关系》,这本书出版于2023年1月,讲的是一种精神疾病,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,英文缩写是CPTSD。CPTSD你可能不太熟,但PTSD这个词你肯定知道,它是一种精神障碍,全称是“创伤后应激障碍”。指一个人经历了战争、天灾、交通事故这样的极端事件后,会通过做梦、闪回等形式再次体验这段经历,同时感到强烈的恐惧。患者会对和这段经历相关的人或事特别警觉,并且表现出回避行为,严重影响个人生活。
CPTSD,就是在PTSD前面加了一个C,Complex,复杂。这个复杂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。第一个复杂,是CPTSD患者经历的创伤性事件很复杂。PTSD主要是单次的重大事件造成的,而CPTSD的创伤
事件是长期存在、反复出现的,而且患者很难从这些事件中逃脱出来,比如原生家庭中的虐待和忽视、校园霸凌等等。与战争、天灾等事件相比,这类事件往往更加隐蔽,不容易被察觉,却更加普遍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。第二个复杂,是CPTSD患者的症状更复杂。
在PTSD的症状之外,CPTSD患者还存在情绪上的障碍,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渺小的、失败的、没有价值的。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困难,很难和人建立亲密关系。
2018年时,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CPTSD作为一种新的精神疾病纳入了系统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CPTSD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。这本书,就是一本针对CPTSD的心理学著作。作者是美国资深心理治疗师皮特·沃克,他是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、伯克利心理治疗研究所认证督导师,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已经超过三十年。而且他本人就曾经是一名CPTSD患者,他在童年时期遭受了父母的虐待,后来经过了多年的治疗才得到缓解。大多数CPTSD患者的创伤都来自原生家庭,这也是这本书主要讲的内容。
纸书出版半年多的时间,它一直都位列豆瓣科学新知图书TOP10的热门榜,截止到2023年6月底,豆瓣上已经有一千多人评价,评分高达8.9分。热度不减,阅读人数越来越多,可见这本书的内容一定有触动读者的干货。
我想,或许这本书确实能帮到不少人,因为哪怕大多数人都不是CPTSD患者,原生家庭也是相对健康的,但在成长过程中都难免受到过或多或少的伤害。可能你小时候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,或者有一次,你明明有了不好的情绪,需要安慰的时候,父母却没能重视,甚至嘲笑了你的情绪,这都可能会让你受伤。那么,这本书就能提供一些帮助,为你解答一些疑惑。
如果一个人成长的环境让他觉得自己不重要、不被爱、没价值、不安全,觉得自己“不够好”,那他就很可能患有CPTSD。一个人在没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中成长,他就容易形成一种草木皆兵的心态。
比如,面对随时暴怒的父母,他可能会强迫性地逼自己把每件事都做好,讨好父母,长大后,他就可能会表现出讨好型人格。
一个人成年之后的“问题行为”,可能就是童年时的他为求生存而发展出的“生存机制”。
很多时候,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基于对被抛弃、被蔑视的恐惧,而不是基于健康、完整的自我。那么,了解了CPTSD,了解了童年时期的经历是如何影响、塑造了一个人,CPTSD患者们就能明白,不是他的错。
就像作者所说,不必原谅,但必须释怀。一个人受到的创伤不是他的错,但复原是他自己的责任。除了对CPTSD的类型和成因的剖析之外,这本书里也提供了一系列自我救助的方法和工具。
请 登录 后回复